筆者:有機溶劑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東西,可以猜猜看那些東西是屬於有機溶劑嗎?
讀者:嗯...擦藥塗的酒精算嗎?
筆者:算!還有呢?
讀者:我在工作的時候,會用到IPA,這個算不算?
筆者:那個中文名稱叫做異丙醇,也是屬於有機溶劑。但是你還沒說出最常用的。
筆者:每天經過加油站,裡面販賣的柴油和無鉛汽油,都是有機溶劑喔!
請原諒筆者以這麼無聊的對話小劇場作為開頭...
目的只是想說明有機溶劑是個很貼近生活的東西
像是刷油漆的松香水(香蕉水)、噴害蟲的殺蟲劑、女生常用的去光水等
既然這麼常見,不如花點時間了解一下甚麼是有機溶劑吧~
按照慣例,先介紹日常比較可能碰到的相關知識
1. 什麼是有機溶劑
2. 為什麼要特別介紹有機溶劑
3. 使用有機溶劑的用途
4. 有機溶劑作業主管
1. 什麼是有機溶劑
在正常溫度及氣壓下為揮發性液體,而且具有溶解其他物質特性的有機化合物
揮發性液體:常溫常壓下,容易變為蒸氣散佈到空氣中的液體
有機化合物:化學分子式中,含有碳元素者
這段定義筆者無法再簡化下去,各位讀者請自行理解吧
2. 為什麼要特別介紹有機溶劑
因為它很毒對人體有害,而且易燃容易引起火災爆炸
3. 使用有機溶劑的用途
還記得第一點定義中的揮發性和溶解嗎?
就是這兩個特性最應用的最廣泛
揮發性:刷油漆添加松香水,可以讓油漆更快乾燥
溶解:卸去指甲油的去光水
4. 有機溶劑作業主管
法源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19條
要上18小時的課程,取得有機溶劑作業主管的證書
然後每3年,要回訓6小時
先深呼吸沉澱一下心靈,下面的內容比較深入,不考證照的人不用看!
先借用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19條中的一段話改編
雇主使勞工從事有機溶劑作業時,
應指派有機溶劑作業主管從事監督、規劃、教育訓練之作業,
並提供必要之設備、防護器具或其他防範措施。
雖然只有短短三行,內容卻要讓筆者打三個小時還打不完...
相關規定多如牛毛,索性按照直覺聯想法來慢慢介紹
有機溶劑
用數學的因式分解來拆這四個字
有機溶劑 = 有機化合物 + 溶液
溶液 = 溶質 + 溶劑
簡單的來說,溶液中含量多的稱為溶劑,含量少的稱為溶質
例:食鹽水(溶液) = 鹽巴(溶質) + 水(溶濟) ***註記***食鹽水不是有機溶劑
比較容易混淆的是氨水,不屬於有機溶劑,因為化學式中沒有含碳
硬要歸類的話,可以稱之為無機溶劑
但是在職安法中,氨水是被分類在特定化學中的
有機溶劑的分類
職安法中是按照毒性作依據去分類,第一種最毒
第一種有機溶劑:7種,及其混存物(含量5%以上)
第二種有機溶劑:41種,及其混存物(41+7=48種,總和在5%以上)
第三種有機溶劑:前兩項48種以外的,歸在第三種
第一種有機溶劑
由於第一種有機溶劑實在是太特殊(毒),一定要挑出來介紹
作業環境監測法源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17條
基本上有使用任何一種有機溶劑就要實施,只有實驗室與特定條件下可以不用實施
特別危害作業檢康檢查法源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0條
特別危害健康作業法源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28條
保存年限法源勞工健康保護規則(部分條文於106年才生效)
從事第一種有機溶劑作業的勞工,雇主必須讓勞工接受特別危害作業健康檢查,
並負擔其費用,檢查紀錄應保存10~30年
危險性或有害性工作法源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9條、第30條
法源妊娠與分娩後女性及未滿十八歲勞工禁止從事危險性或有害性工作認定標準
不得使用妊娠與分娩後女性及未滿十八歲勞工從事第一種有機溶劑作業
有機溶劑作業主管
配置法源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19條、第21條
本篇文章最難解釋的就是這一個項目了,因為法規中並沒有明文規定多少人數該配置一位主管
法條內容是只要有使用有機溶劑,就要配置一位有機溶劑作業主管
舉例來說:某公司有10條產線,200位作業員,皆會同一時間使用到有機溶劑
狀況1. 10條產線之間沒有隔間(定義為1個作業場所) → 配置1位
狀況2. 10條產線是分散在3個樓層(定義為3個作業場所) → 配置3位
狀況3. 年度保養時,於儲槽內進行有機溶劑作業 → 額外配置1位,從事監督作業
看出端倪了嗎!!就是一個作業場所中,只要有一個有機溶劑作業主管即可
在狀況3中,因為儲槽內部作業和產線作業,是兩個不同的作業場所,所以要額外配置
至於作業場所的定義請參考職業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5條
題外話:運送有機溶劑的司機需不需要有機溶劑作業主管的證書?
當然是不用啦,因為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19條中,從事有機溶劑作業才要,
換個說法就是使用有機溶劑進行作業才算,司機們只要不裝卸料,都不在規範內的。
但是司機要上的課是危運課程法源道路危險物品運送人員專業訓練管理辦法
監督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第19條~第21條
這三條內容是詳細的規範有機溶劑作業主管該做的事情
當然,死背的法條一定忘得快,用聯想的!
要使用有機溶劑進行作業之前 → 先進行作業規劃並決定作業方法
有了方法之後,決定用哪些適合的防護器具和防護設備
再來決定施作人員,實施教育訓練
施工前 → 實施作業環境測量
施工中 → 全程監督和掌握作業時間
施工後 → 檢討改善
是不是簡簡單單就囊括所有要做的事情了,哈哈哈
再來,是法律中規定雇主應該提供的設備
硬體 - 排氣裝置重點在於排氣量的計算與容許濃度
裝備 - 個人防護具
管理 - 有機溶劑作業主管
健康 - 員工定期健康檢查
洋洋灑灑這麼長一篇文章,不知道讀者記得了多少
記得住的恭喜您,可以多保障自己工作的安全
記不住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文末才會再次提醒各位
有機溶劑很毒,能避免使用就儘量不要用